•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北京高校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时间:2016年01月04日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为更好地总结学校过去一年的发展建设情况,回顾2015年发生在北大的重大新闻事件,从而凝聚全校师生力量,共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北京大学新闻中心在对校内外主要新闻媒体广泛征集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发布2015年北京大学十大新闻。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林建华为北京大学校长

2月15日,北京大学举行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中组部副部长潘立刚宣布林建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此前,林建华为浙江大学校长。3月5日,国务院正式任命林建华为北京大学校长。

林建华1978年至1986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6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1993年起担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后分别担任重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校长。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全校教师干部大会现场
  原文链接: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林建华为北京大学校长  

二、北京大学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按照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的要求,北京大学党委认真部署和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书记、校长主讲“三严三实”专题党课。党委常委会传达文件精神、部署落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委理论中心组认真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要求党员干部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强调严以律己,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认真严以用权,真抓实干,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新形象;自觉把“三严三实”融入立德树人、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各项工作中。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践行“三严三实”。各院系各基层单位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报告会、研讨会和交流会以及民主生活会等各项工作。全校上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深入查摆“不严不实”问题,边学边改,促进各项工作认真开展。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朱善璐书记主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现场

专题链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三、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北大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

12月初,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获奖名单。北京大学共有49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中国儒学史》《希腊古代经济史》)、二等奖24项、三等奖23项,获奖总数连续五届蝉联全国高校榜首。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教育部为表彰和奖励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的成绩,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锻造精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奖项设于1995年,每三年评选一次。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部分成果展示

原文链接: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北大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

 

四、北京大学吴学兵、乔杰、谢灿等课题组和研究团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吴学兵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128亿光年、中心黑洞质量达到120亿个太阳质量的超亮类星体,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发光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2015年2月26日的国际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上。3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遥远宇宙中拥有巨大黑洞的类星体示意图(图片制作人:上海天文台李兆聿)。背景图片来源于NASA/JPL-Caltech和Misti Mountain Observatory
  原文链接:《自然》杂志发表吴学兵课题组在类星体研究领域最新成果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谢灿课题组首次发现了动物对磁场感知的磁受体基因(MagR),其编码的磁感应蛋白具备内源磁性,能识别外界磁场并顺应磁场方向排列,被称为“生物指南针”。这项发现有望解开动物迁徙和生物导航之谜,还为未来发展基于磁感应的分子标签技术和分子操控技术、开发新型磁性生物材料开辟了广阔的新领域。11月16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Nature)的子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发表了这一重大科研发现。11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图片来源:Can Xie et al. Nature Materials, 2015
 
原文链接:北大谢灿课题组发现磁感应蛋白:或揭开“第六感”之谜

12月23日,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主持的“人类原始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网络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与吴学兵团队项目共同入选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乔杰团队与北大汤富酬团队合作,克服重重技术难关,揭开了人类PGC神秘面纱的一角。研究成果于2015年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极大关注。该项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人类胚胎发育过程表观遗传学调控的认识,对研究胚胎发育基因重编程、疾病的遗传或隔代遗传等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封面设计源于中国古代象征生殖的图腾—玄武,寓意哺乳动物通过有性生殖(蛇与龟)来维持完整的生命周期(圆环),而中心处的生殖细胞(红色)则在遗传信息的世代沿袭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原文链接:Cell发表关于人类原始生殖细胞中基因表达网络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重要成果             北京大学两项目入选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五、首届燕京学堂学生入学,北京大学启动“通识教育大讲堂”项目,教学改革继续深入,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9月,首届燕京学堂开学,第一批入学的96位学生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全球34个国家的著名高校,包括24名中国学生和72名外国学生。燕京学堂新学期开设10门课程。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燕京学堂2015级中国学硕士研究生录取生源分布
 
原文链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15级招生工作圆满结束

12月3日,北京大学主办的“通识教育大讲堂”系列讲座启动。校长林建华作了题为“北大教育发展之路”的首场演讲。“北京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是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识教育大讲堂”每年举办1-2期,将邀请知名的专家演讲,阐发通识教育理念,为师生提供交流机会,探索新型的教育改革方式。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林建华校长作“北大教育发展之路”演讲
 
原文链接:北京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开讲 林建华校长畅谈北大教育发展之路  

六、北京大学举办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纪念大会等重要的学术活动

10月10日-11日,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世界近20个国家的400多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和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参加,对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与发展,以及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进行研讨。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大会的召开进行了报道。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现场

原文链接: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9月15日,“新文化运动百年——回顾与展望”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教育部、首都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回顾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探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经验,展望新形势下大学的文化建设与未来发展。校党委书记朱善璐在会上发表了主旨报告,回顾了新文化运动的历程与意义,也对学校的未来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新文化运动百年——回顾与展望”纪念大会现场

原文链接:“新文化运动百年——回顾与展望”纪念大会召开

 

七、校友屠呦呦等北大人屡获殊荣

10月5日,北京大学校友屠呦呦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的突出贡献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屠呦呦领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原文链接:屠呦呦领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的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其颁奖。

原文链接:北大校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12月,14位北大人新当选2015年两院院士:张平文、谢心澄、席振峰、黄如、俞大鹏、倪晋仁等6位北大教授当选为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远航教授当选为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人数连续三次居全国高校首位。同时,陈晓非、邵峰、曹晓风、王福生、杨志峰、任辉启、黄璐琦等7位北大校友当选2015年两院院士。北京大学院士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一。

原文链接:北大七位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八、北京大学涌现多位感动社会的先进典型

1月6日,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刘浦江因病辞世,学界一片痛悼之声。刘浦江是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之《辽史》修订项目的主持人,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为《辽史》修订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为学生和学术奋斗到最后一刻的顽强精神令无数师生动容。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刘浦江

原文链接:他用生命来著辽金史——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刘浦江教授

7月9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汉语专业方言学带头人李小凡病逝。他曾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李小凡为人踏实执着、低调朴素,虽身患重症,却始终坚持学术、恪尽职守。12月2日,由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联合举办的李小凡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近2000在京高校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李小凡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

原文链接:李小凡先进事迹感动北京高校师生

3月28日,北京大学举行了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讲述了北大校友邹碧华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的感人事迹。全校两百多名师生聆听了报告会。邹碧华是北京大学法学院84级校友,投身司法工作26年,曾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2014年12月10日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学生创作的素描画像

原文链接:“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12月25日,根据北大考古系86级校友柴生芳事迹改编的电影《柴生芳》观影会暨新闻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2014年8月15日,时任甘肃省临洮县委副书记、县长的柴生芳因劳累过度,诱发心源性猝死,在工作岗位上辞世,年仅45岁。从贫寒出身到踏入燕园,从西北考古到东渡求学,从省城工作到赴定西基层,柴生芳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对群众的大爱、对事业的执著、对名利的淡泊。中宣部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中组部授予其“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柴生芳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

原文链接:“时代楷模”柴生芳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大举行

 

九、北京大学全球青年创新节成功举办 任鹤坤同学获第十四届“挑战杯”特等奖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硕果累累

10月25日,“北京大学第十二届国际文化节暨全球青年创新节”成功举行。本次创新节与国际文化节深度结合,以“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大赛”“CCFL未来领袖文化创意大赛”和“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峰会”为引擎,以“全球青年创新之夜”盛大颁奖典礼为高潮,成立“全球青年创新创业联盟”,连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青年创业”三大要素,对全球创意和创新爱好者发出热情邀请,汇聚来自全球的创新创意项目。来自美、英、法、日、韩等55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们齐聚一堂,30余位驻华使节,百余位校外嘉宾和上万名中外师生参与了本次盛会。在“全球青年创新之夜”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等国高校的12支代表团队,从全球12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在百周年纪念讲堂的大舞台上精彩演绎了他们的创新成果。

北京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

原文链接:北京大学第十二届国际文化节暨全球青年创新节开幕

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社会学系2012级本科生任鹤坤同学以“‘情理之治’:基层信访办的运作逻辑——北京市A乡‘无理上访’的案例分析”获得全国特等奖。北京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立足文理基础学科优势,围绕国家政策、社会热点和重点,引导学生在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将田野调研与学生创新活动相结合,鼓励学术创新。同时,加强校内各职能部门横向以及与院系团委的纵向合作,搭建各种形式和层次的学术和创业比赛,完善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制度设计,构建服务学生的体系,以引导和服务作为营造学生创新和创业的关键,唱响了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原文链接:北京大学学生团队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中荣获全国特等奖

 

十、校园民生工程加快推进

2015年,多项校园民生工程建成完工、投入使用。

1月,勺园食堂建成开业。食堂位置紧邻勺园学生宿舍,建筑面积约4600平米,一层为学生基本伙食堂,二层为地方风味档口和教师餐厅。勺园食堂提供早、中、晚三餐服务,是集学生基本伙食和地方风味菜系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堂。

原文链接:校领导察看勺园食堂开业情况

9月,新建学生公寓29楼至31楼、改建第二体育馆、静园三院和四院、勺园6号楼和4号楼交付使用。

原文链接:北大新建筑(组图)

9月30日,学校成立北京大学肖家河教师住宅配售管理服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11月20日正式启动肖家河教师住宅配售工作,12月7日完成申请报名,后续工作逐步进行。

原文链接:校领导到房地产管理部检查肖家河教师住宅配售准备工作

编辑:安宁  江南

文章热词:成人高考
上一篇:北京大学2016年新年联欢晚会隆重举行
下一篇:北京大学召开校级领导班子“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
(作者:佚名 编辑:南开大学)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